石材资讯
最大花岗岩组雕"月亮粑粑"落户长沙太平街
2020-02-08 16:25:53
长沙市太平街,工人在修建“月亮粑粑”组雕
“月亮粑粑,里面坐个爹爹,爹爹出来买菜……”这是一首长沙人耳熟能详的民谣。我省最大的花岗岩城建抽象组雕亮相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北入口处,组雕以民谣《月亮粑粑》为内容,同时暗含“月有阴晴圆缺”之寓意。暗含“月亮盈缺”寓意
组雕占地约70平方米,分为4个部分:月亮墙、月亮窗、月亮门和3个小孩带着狗骑坐门柱。
其中小孩和狗为铜雕,其余部分采用花岗岩雕塑。组雕布置在一个长约12米、宽约6米的长方型范围内,东边是分成两半的月亮门;南边是圆月形的月亮窗;西边为没有月亮的月亮墙;中间是一条狗看着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跨坐在一根摔断的门柱上。整个组雕形态逼真,惟妙惟肖。
“月亮常有吉祥之意,和太平街中的‘太平’二字意义相近。同时,月亮窗等古建筑元素石雕也可衔接古街区的风格和特色。”该组雕作者、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张祖平介绍,深颜色的铜与深厚的历史韵味相吻合,白色的花岗石能给人带来轻松活泼的感觉。
“长沙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与繁华的五一大道相衔接,若不在中间建立一个过渡性的建筑,可能会给市民、游客一种很突然的感觉,所以我们从最能体现长沙特色的民谣《月亮粑粑》选材,结合我国古代建筑中的月亮窗、月亮墙、月亮门等元素,设计了这个概念性的组雕。”张祖平介绍,组雕内还暗含“月有阴晴圆缺”的寓意:分成两半的月亮门寓意上弦月和下弦月;圆月形的月亮窗寓意圆月;没有月亮的月亮墙寓意阴天。
据介绍,自组雕主体亮相后,组雕的绿化、亮化工作等完成。家住三道街的杨志高老人一看到组雕便说:“搞好了,我要找一个月圆的日子来玩下子,想想狗叫声、虫鸣声、月光、古房影子,小孩子念‘月亮粑粑’的情景,我还好多年没有见到过了!”还有市民建议,把《月亮粑粑》的词刻到窗上,让“细伢子”不要忘记了,一代一代传下去。
古长沙城浮雕42个人物遭破坏
“浮雕上的人像无故被‘斩首’,好好一件艺术品竟被如此糟蹋,真是太让人痛心了。”今天上午,家住长沙市天心路附近的李女士拨打本报新闻热线10101010反映,天心公园北侧名为《古城神游》的浮雕上有42个人物头像被人为破坏,她希望有关部门能管一管。
记者在长沙市天心公园北侧见到浮雕。浮雕高约5米、长20米,天心阁、九芝堂、火宫殿、定王台等长沙人耳熟能详的地名在浮雕上都能找到。浮雕上雕刻了100多个人物,有的在白沙井边挑水,有的在街边摆摊测字,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但浮雕上不少人物都把头“丢”了,仅“天心阁”周围,无头人像就有近10个。
“这都是不规则的凿痕,显然是用利器故意破坏的。”李女士指着缺失“人头”的地方,一脸气愤地告诉记者,每天上下班路过时,她都会仔细看看这幅浮雕,数数是否又有人像被损坏,“这座浮雕是长沙古城历史风貌的反映,现在近半人物都成了‘无头’雕像,怎么能很好地反映古长沙城呢?”
记者将情况反映到长沙市建设委员会,科技处的竺处长告诉记者,他们已经了解到浮雕被损坏的情况,目前正在研究具体的修复方案。他表示,《古城神游》浮雕是人民西路建设指挥部建设的,现在该指挥部已不存在,浮雕的维护经费必须向市政府申请,“我们将尽快落实各项程序,在最短时间内修复浮雕,还市民一个完整的长沙古城原貌图。”
“浮雕人物头像的复原技术难度不是很大,基本可以恢复原貌,但复原后,难保浮雕不会又遭‘黑手’。”竺处长表示担忧,“希望市民能支持城市建设,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月亮粑粑,里面坐个爹爹,爹爹出来买菜……”这是一首长沙人耳熟能详的民谣。我省最大的花岗岩城建抽象组雕亮相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北入口处,组雕以民谣《月亮粑粑》为内容,同时暗含“月有阴晴圆缺”之寓意。暗含“月亮盈缺”寓意
组雕占地约70平方米,分为4个部分:月亮墙、月亮窗、月亮门和3个小孩带着狗骑坐门柱。
其中小孩和狗为铜雕,其余部分采用花岗岩雕塑。组雕布置在一个长约12米、宽约6米的长方型范围内,东边是分成两半的月亮门;南边是圆月形的月亮窗;西边为没有月亮的月亮墙;中间是一条狗看着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跨坐在一根摔断的门柱上。整个组雕形态逼真,惟妙惟肖。
“月亮常有吉祥之意,和太平街中的‘太平’二字意义相近。同时,月亮窗等古建筑元素石雕也可衔接古街区的风格和特色。”该组雕作者、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张祖平介绍,深颜色的铜与深厚的历史韵味相吻合,白色的花岗石能给人带来轻松活泼的感觉。
“长沙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与繁华的五一大道相衔接,若不在中间建立一个过渡性的建筑,可能会给市民、游客一种很突然的感觉,所以我们从最能体现长沙特色的民谣《月亮粑粑》选材,结合我国古代建筑中的月亮窗、月亮墙、月亮门等元素,设计了这个概念性的组雕。”张祖平介绍,组雕内还暗含“月有阴晴圆缺”的寓意:分成两半的月亮门寓意上弦月和下弦月;圆月形的月亮窗寓意圆月;没有月亮的月亮墙寓意阴天。
据介绍,自组雕主体亮相后,组雕的绿化、亮化工作等完成。家住三道街的杨志高老人一看到组雕便说:“搞好了,我要找一个月圆的日子来玩下子,想想狗叫声、虫鸣声、月光、古房影子,小孩子念‘月亮粑粑’的情景,我还好多年没有见到过了!”还有市民建议,把《月亮粑粑》的词刻到窗上,让“细伢子”不要忘记了,一代一代传下去。
古长沙城浮雕42个人物遭破坏
“浮雕上的人像无故被‘斩首’,好好一件艺术品竟被如此糟蹋,真是太让人痛心了。”今天上午,家住长沙市天心路附近的李女士拨打本报新闻热线10101010反映,天心公园北侧名为《古城神游》的浮雕上有42个人物头像被人为破坏,她希望有关部门能管一管。
记者在长沙市天心公园北侧见到浮雕。浮雕高约5米、长20米,天心阁、九芝堂、火宫殿、定王台等长沙人耳熟能详的地名在浮雕上都能找到。浮雕上雕刻了100多个人物,有的在白沙井边挑水,有的在街边摆摊测字,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但浮雕上不少人物都把头“丢”了,仅“天心阁”周围,无头人像就有近10个。
“这都是不规则的凿痕,显然是用利器故意破坏的。”李女士指着缺失“人头”的地方,一脸气愤地告诉记者,每天上下班路过时,她都会仔细看看这幅浮雕,数数是否又有人像被损坏,“这座浮雕是长沙古城历史风貌的反映,现在近半人物都成了‘无头’雕像,怎么能很好地反映古长沙城呢?”
记者将情况反映到长沙市建设委员会,科技处的竺处长告诉记者,他们已经了解到浮雕被损坏的情况,目前正在研究具体的修复方案。他表示,《古城神游》浮雕是人民西路建设指挥部建设的,现在该指挥部已不存在,浮雕的维护经费必须向市政府申请,“我们将尽快落实各项程序,在最短时间内修复浮雕,还市民一个完整的长沙古城原貌图。”
“浮雕人物头像的复原技术难度不是很大,基本可以恢复原貌,但复原后,难保浮雕不会又遭‘黑手’。”竺处长表示担忧,“希望市民能支持城市建设,自觉爱护公共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