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资讯
一处待开发的大型高档黑色花岗石潜在基地
2020-02-08 15:06:05
“福安黑”花岗石资源特征与开发前景
花岗石矿区位于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镇塘楼下村西南侧山坡上,矿区已建有6km水泥路通至下白石镇,并与福温高速公路相接,从福州或温州乘大巴沿高速公路约一个半小时即可到达下白石镇,从下白石镇3000t级码头可通往沿海各地,故矿区水陆交通均非常便利。
1矿区地质资源概况
矿区位于下白石镇往东南延伸的一半月形半岛北段东部单面山坡上,矿区东西宽1 km,南北长2.lkm,山体呈南北向展布,相对高差500m左右,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山脚紧临海滩。
1.1侵人岩 矿区侵入岩主要为燕山早期第二次侵人的辉石闪长岩,其次为花岗闪长岩。
1.1.1辉石闪长岩 辉石闪长岩在矿区内分布两处,一处位于塘楼下(矿区北部),面积0.25km2,另一处在半山楼(矿区中部),面积0.6kmz。两处总体呈北东向600延伸的长条状平行展布,往北东延伸至白马港,往南西延伸矿区外。根据岩性及结构构造,两处岩体可大致分为中心相和边缘相两个相带,基特征基本相似。边缘相大体分布于岩体的东部,中心相则分布于岩体的西部。
1.1.1.1塘楼下辉石闪长岩体相带特征边缘相由细粒黑色辉石闪长岩、辉石闪长粉岩、辉长闪长岩及含长英质斑点辉石闪长扮岩等4种岩石类型组成。其中辉石闪长岩和辉长闪长岩两个较大的块体均包含在辉石闪长玢岩中,与辉石闪长扮岩的接触界线明显,属于同源不同期次的产物。辉石闪长玢岩则大片分布于岩体南部的北东段,呈北东走向延伸的长条带,其长度约600m,宽约200m,分布面积为0.12㎞2,出露标高0-170m,辉石闪长玢岩是矿区主要侵人岩。含长英质斑点辉石闪长岩分布于岩体的北侧,长度大于900m,宽约30- 170m ,呈长条带状分布,与辉石闪长纷岩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
中心相分布于塘楼下岩体的南部西侧,岩性为中粒灰黑色辉石闪长岩,出露长度大于300m ,宽200m ,赋存标高170}290m,与边缘相呈过渡关系;
1.1.1:2半山楼辉石闪长岩本相带特征
边缘相由辉石闪长玢岩和含长英质斑点辉石闪长玢岩组成。前者分布于岩体东部,出露长、宽约600m,面积0.36km2,出露标高0-250m;后者分布于岩体南部中段,出露长450m,宽50-100m,呈长条状,与辉石闪长玢岩的接触关系,尚不清楚。
中心相分布于岩体的西部,由中粒灰黑色辉石闪长岩组成。呈北东向展布,出露长约大于500m,宽约250m,出露标高200-360m,与边缘相呈过渡关系。
塘楼下和半山楼两个岩体的围岩均为次长石斑岩,推测这两个岩体系同期侵人受后期次生长石斑岩分割而形成。
1.1.2花岗闪长岩
分布于矿区东南侧,呈南北向展布,面积约O.1km2,由花岗闪长岩组成。
1.2构造
矿区第四系浮土分布广泛,基岩出露零散,目前尚未发现较大的断裂构造。但岩石中节理裂隙较发育,据其产状可分四组:①北西-南东走向,倾向南西,侧角较陡为84°一直立;②近东西走向,倾向南东,倾角73°;③北东一南西走向,倾向南东,倾角70°一近直立(89°);④南北走向,倾向西,倾角65°一直立。
各组节理理解隙多呈平行展布,其间距通常在0.6-1.8m之间,最小为3cm,最大达3.3m。节理面平直呈闭合状,延伸较远。节理裂隙的发育对成荒率及荒料块度有一定影响。
1.3石材品种及特征
根据地质普查,将矿区石材分为四类品种,即辉石闪长玢岩(福安黑1号)、细粒辉石闪长岩(福安黑2号)、辉石闪长岩(福安墨绿1号)及中粒辉石闪长岩(福安黑3号)。其中以辉石闪长岩体边缘相的辉石闪长玢岩为主要品种,大面积分布于塘楼下和半山楼岩体的北东部。其次是塘楼下岩体钻孔中所见的细粒辉石闪长岩及辉长闪长岩,以及两个岩体中心相的中粒辉石闪长岩,各品种岩石分布特征见前述侵人岩一节。
辉石闪长玢岩和辉石闪长岩外观均呈黑色(辉长闪长岩呈黑绿色)。岩石磨抛光后均呈纯黑色,同一品种岩石色调较和谐,无色差,结构构造(花纹)较均匀、质地新鲜、致密坚硬,未见到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及空洞等杂质及缺陷,抛光面色泽美观,庄重典雅、光亮如镜,经专家鉴定属于高档、上等石材装饰材料,适于加工成饰面板材、墓碑、雕刻工艺品等,产品深受用户青睐。局部地段发育有与岩体基本相同成分的黑色色线,色线宽一般为1 }2mm,呈相互平行展布,线距大小不等,其延伸方向大致与近东西向节理裂隙走向平行。黑色色线的发育对石材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局部地段偶见白色线(长英质或方解石),宽1 }2mm,但这种白色线不发育,对荒料质量一般没有影响。
1.4开采技术条件
矿区属中低山丘陵地貌,矿体产于单面山坡上,地势西部东低,相对高差约500m ,矿体均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坡度15°-25°,大气降水自然排泄条件好,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生产和生活用水可取自山间沟谷水。
辉石闪长岩致密坚硬,属半坚硬一坚硬工程地质岩组:地表第四系浮土为松软层组,厚度较大(14.-24m),故工程地质条件应属简单至中等类型。
矿区附近虽有村庄,但矿区内基本无居民点,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不大。
1.5地质资源储量
经地质普查,初步估算矿石资源量381万m3,平均荒料率约30%,其中塘楼下岩体面理论荒料率为28.6%,半山楼岩体面理论荒料率为31.96%a,最小荒料块度0.3m3。以平均荒料率30%估算,荒料量约114万m3 ,可供年产1万m3荒料100年以上。
1.6矿区地质勘查工作程度
该矿由原福安市非金属矿公司职工发现后,委托中国建材地质勘查中心福建总队进行地质普查工作,包括矿区1:5000地质填图,在塘楼下岩体施工5个钻孔,剥土试采以及采样测试等工作,圈出塘楼下辉石闪长玢岩和半山楼辉石闪长岩两个岩体,初步查明两个岩体的形态产状,分布规模及矿石品种和质量特征,初步了解矿区开采技术条件,探明一处中型规模的高档黑色花岗石矿床。
2矿山开发利用现状
宁德市辉武石材有限公司取得该矿区采矿权,并开始建矿,包括修建上山道路、剥离、开拓采矿作业面、购买开采设备等,至2006年3月开始小规模开采(相当子试采),在塘楼下岩体2线附近已形成一个长约80m,宽20m的露天采场。从工作面揭露情况看:①剥离的浮土风化层厚度从数米至十余米不等,其中风化带中含有较新鲜可开采利用的辉石闪长岩大小滚石,小者0.lm3左右,大者达3-5m3以上,甚至>l0m3,采出的滚石经手风钻整形后获得合格荒料。②目前已采到新鲜基岩,揭露面岩体完整性尚好,节理裂隙不甚发育,可采出0.3m3至1-2m3荒料,月产估计200m’左右,荒料率约25%, ,与地质统计的理论荒料率平均30%大体接近。
矿山开拓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式。采矿工艺方法为:手提凿岩机穿孔、爆破分离。挖掘机顶翻拖拉、用手风钻进行荒料整形。挖掘机装车外运。荒料用汽车运到山下荒料堆扬,再用汽车运到石材加工厂。
在采场附近山间盆地上建有一小荒料加工车间,安装有6台大小组合式圆盘锯机及多台手扶磨机,以加工采出的<0:3m“荒料(小到l.0m×0.3m×0.3m规格),加工成小规格板材。对更小块毛料则以人工打成约l 0cm见力一的小方块用为广场砖之类建筑用石料。
在靠近山脚处还建有一条建筑用碎石加工生产线,利用不能成材的荒料及小毛块石破碎筛分成一定规格碎石,目前年生产能力为1万m3碎石,产品售给附近路桥工地(修建中的温一福铁路在下白石镇附近经过)。
因此,该矿山对石材的综合利用率很高,可达80%-.90%以上。
3矿山初步发展规划
3.1根据业主介绍,拟充分利用矿区良好资源,开采技术条件及优越的水陆交通条件,提出以下初步发展规划:
在矿区东北侧相距不到1 km的海边,利用沿岸水深达15-20m,具良好避风港湾的条件,拟建一个2万t级简易码头,作为石材产品外运专用码头。
该码头背面紧靠矿区山体围岩—火山凝灰岩及闪长岩,有多处连片露头,分布面积大,外观看该岩石致密坚硬,是良好建筑用石料,依托此石料资源拟建一座年产300万t规模的建筑石料矿山及碎石加工生产线。据业主介绍,日前已有台商拟长期订货,售运至台湾,年需碎石200万t;日本、韩国需求量也较大。
辉石闪长玢岩石材矿山拟在现有小露天采场及道路基础上,扩大剥离面以形成长120m以上的作业线,达到年产荒料1万m3规模,远期规模达5万m3,形成机械化开采大型矿山。
在自建简易码头背面腹地,拟建一座石材加工基地,加工品种有大、小规格板材、墓碑石、石雕工艺品等,使大小荒料尽可能得到综合利用。拟建规模与矿山规模相适应并分期实施。还可充分发挥2万t级码头的作用,进日国内外名品花岗石、大理石荒料进行加工,最终形成年产80万m2的大型综合石材加工基地,然后将产品返销往国内外市场。
3.2投资匡算及资金来源
以上初步规划各项工程所需总投资约1千万美元。其中2万t级简易码头约3000万元(人民币,下同),建筑石料矿山及碎石生产线2000万元,饰面石料矿山扩建1000万元,石材综合加工厂2000万元。
资金主要采取引进外资(省内、国内外投资者均可)的方式解决。
4存在问题及建议
4.1矿区地质工作程度存在不足,尤其是半山楼岩体没有进行深部工程控制,对岩体覆盖层(含浮土层和基岩风化层)分布及厚度、深部矿体及矿石质量的变化情况缺乏了解,目前只能对上作程度相对较高的塘楼下岩体进行开采,而对半山楼岩体尚难进行开发规划,需补做一定地质的试采工作,提高地质勘查程度,以便统一规划。
4.2对简易码头背后山体中的建筑石料矿(火山岩、闪长岩)补做一定地质工作,圈出可采范围,估算其资源储量,并测定矿岩物化性能,为拟建石料矿山及加工生产线提供地质依据。
4.3对石材矿山规模拟从小型逐渐发展至大型,不宜一下子扩建为大型。目前对塘楼下露天采场拟从上至下扩大剥离面,增加工作台阶及工作线长度,逐步增添一些机械设备,如挖掘机、叉车(吊装荒料用)、推土机、装载机及手提凿岩机、空压机等,以增加产量。对半山楼岩体目前尚未开采,需在补做地质工作基础上,先进行试采或小规模生产,然后再逐渐扩大生产规模。
4.4对拟建的石材综合加工厂,需根据矿山生产情况及产量,采取由小至大、逐步发展的方式,分期规划、逐步实施,以便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规划和实施,将该矿区建成福建省乃至全国又一个大型高档石材生产出口基地是可能的。
花岗石矿区位于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镇塘楼下村西南侧山坡上,矿区已建有6km水泥路通至下白石镇,并与福温高速公路相接,从福州或温州乘大巴沿高速公路约一个半小时即可到达下白石镇,从下白石镇3000t级码头可通往沿海各地,故矿区水陆交通均非常便利。
1矿区地质资源概况
矿区位于下白石镇往东南延伸的一半月形半岛北段东部单面山坡上,矿区东西宽1 km,南北长2.lkm,山体呈南北向展布,相对高差500m左右,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山脚紧临海滩。
1.1侵人岩 矿区侵入岩主要为燕山早期第二次侵人的辉石闪长岩,其次为花岗闪长岩。
1.1.1辉石闪长岩 辉石闪长岩在矿区内分布两处,一处位于塘楼下(矿区北部),面积0.25km2,另一处在半山楼(矿区中部),面积0.6kmz。两处总体呈北东向600延伸的长条状平行展布,往北东延伸至白马港,往南西延伸矿区外。根据岩性及结构构造,两处岩体可大致分为中心相和边缘相两个相带,基特征基本相似。边缘相大体分布于岩体的东部,中心相则分布于岩体的西部。
1.1.1.1塘楼下辉石闪长岩体相带特征边缘相由细粒黑色辉石闪长岩、辉石闪长粉岩、辉长闪长岩及含长英质斑点辉石闪长扮岩等4种岩石类型组成。其中辉石闪长岩和辉长闪长岩两个较大的块体均包含在辉石闪长玢岩中,与辉石闪长扮岩的接触界线明显,属于同源不同期次的产物。辉石闪长玢岩则大片分布于岩体南部的北东段,呈北东走向延伸的长条带,其长度约600m,宽约200m,分布面积为0.12㎞2,出露标高0-170m,辉石闪长玢岩是矿区主要侵人岩。含长英质斑点辉石闪长岩分布于岩体的北侧,长度大于900m,宽约30- 170m ,呈长条带状分布,与辉石闪长纷岩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
中心相分布于塘楼下岩体的南部西侧,岩性为中粒灰黑色辉石闪长岩,出露长度大于300m ,宽200m ,赋存标高170}290m,与边缘相呈过渡关系;
1.1.1:2半山楼辉石闪长岩本相带特征
边缘相由辉石闪长玢岩和含长英质斑点辉石闪长玢岩组成。前者分布于岩体东部,出露长、宽约600m,面积0.36km2,出露标高0-250m;后者分布于岩体南部中段,出露长450m,宽50-100m,呈长条状,与辉石闪长玢岩的接触关系,尚不清楚。
中心相分布于岩体的西部,由中粒灰黑色辉石闪长岩组成。呈北东向展布,出露长约大于500m,宽约250m,出露标高200-360m,与边缘相呈过渡关系。
塘楼下和半山楼两个岩体的围岩均为次长石斑岩,推测这两个岩体系同期侵人受后期次生长石斑岩分割而形成。
1.1.2花岗闪长岩
分布于矿区东南侧,呈南北向展布,面积约O.1km2,由花岗闪长岩组成。
1.2构造
矿区第四系浮土分布广泛,基岩出露零散,目前尚未发现较大的断裂构造。但岩石中节理裂隙较发育,据其产状可分四组:①北西-南东走向,倾向南西,侧角较陡为84°一直立;②近东西走向,倾向南东,倾角73°;③北东一南西走向,倾向南东,倾角70°一近直立(89°);④南北走向,倾向西,倾角65°一直立。
各组节理理解隙多呈平行展布,其间距通常在0.6-1.8m之间,最小为3cm,最大达3.3m。节理面平直呈闭合状,延伸较远。节理裂隙的发育对成荒率及荒料块度有一定影响。
1.3石材品种及特征
根据地质普查,将矿区石材分为四类品种,即辉石闪长玢岩(福安黑1号)、细粒辉石闪长岩(福安黑2号)、辉石闪长岩(福安墨绿1号)及中粒辉石闪长岩(福安黑3号)。其中以辉石闪长岩体边缘相的辉石闪长玢岩为主要品种,大面积分布于塘楼下和半山楼岩体的北东部。其次是塘楼下岩体钻孔中所见的细粒辉石闪长岩及辉长闪长岩,以及两个岩体中心相的中粒辉石闪长岩,各品种岩石分布特征见前述侵人岩一节。
辉石闪长玢岩和辉石闪长岩外观均呈黑色(辉长闪长岩呈黑绿色)。岩石磨抛光后均呈纯黑色,同一品种岩石色调较和谐,无色差,结构构造(花纹)较均匀、质地新鲜、致密坚硬,未见到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及空洞等杂质及缺陷,抛光面色泽美观,庄重典雅、光亮如镜,经专家鉴定属于高档、上等石材装饰材料,适于加工成饰面板材、墓碑、雕刻工艺品等,产品深受用户青睐。局部地段发育有与岩体基本相同成分的黑色色线,色线宽一般为1 }2mm,呈相互平行展布,线距大小不等,其延伸方向大致与近东西向节理裂隙走向平行。黑色色线的发育对石材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局部地段偶见白色线(长英质或方解石),宽1 }2mm,但这种白色线不发育,对荒料质量一般没有影响。
1.4开采技术条件
矿区属中低山丘陵地貌,矿体产于单面山坡上,地势西部东低,相对高差约500m ,矿体均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坡度15°-25°,大气降水自然排泄条件好,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生产和生活用水可取自山间沟谷水。
辉石闪长岩致密坚硬,属半坚硬一坚硬工程地质岩组:地表第四系浮土为松软层组,厚度较大(14.-24m),故工程地质条件应属简单至中等类型。
矿区附近虽有村庄,但矿区内基本无居民点,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不大。
1.5地质资源储量
经地质普查,初步估算矿石资源量381万m3,平均荒料率约30%,其中塘楼下岩体面理论荒料率为28.6%,半山楼岩体面理论荒料率为31.96%a,最小荒料块度0.3m3。以平均荒料率30%估算,荒料量约114万m3 ,可供年产1万m3荒料100年以上。
1.6矿区地质勘查工作程度
该矿由原福安市非金属矿公司职工发现后,委托中国建材地质勘查中心福建总队进行地质普查工作,包括矿区1:5000地质填图,在塘楼下岩体施工5个钻孔,剥土试采以及采样测试等工作,圈出塘楼下辉石闪长玢岩和半山楼辉石闪长岩两个岩体,初步查明两个岩体的形态产状,分布规模及矿石品种和质量特征,初步了解矿区开采技术条件,探明一处中型规模的高档黑色花岗石矿床。
2矿山开发利用现状
宁德市辉武石材有限公司取得该矿区采矿权,并开始建矿,包括修建上山道路、剥离、开拓采矿作业面、购买开采设备等,至2006年3月开始小规模开采(相当子试采),在塘楼下岩体2线附近已形成一个长约80m,宽20m的露天采场。从工作面揭露情况看:①剥离的浮土风化层厚度从数米至十余米不等,其中风化带中含有较新鲜可开采利用的辉石闪长岩大小滚石,小者0.lm3左右,大者达3-5m3以上,甚至>l0m3,采出的滚石经手风钻整形后获得合格荒料。②目前已采到新鲜基岩,揭露面岩体完整性尚好,节理裂隙不甚发育,可采出0.3m3至1-2m3荒料,月产估计200m’左右,荒料率约25%, ,与地质统计的理论荒料率平均30%大体接近。
矿山开拓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式。采矿工艺方法为:手提凿岩机穿孔、爆破分离。挖掘机顶翻拖拉、用手风钻进行荒料整形。挖掘机装车外运。荒料用汽车运到山下荒料堆扬,再用汽车运到石材加工厂。
在采场附近山间盆地上建有一小荒料加工车间,安装有6台大小组合式圆盘锯机及多台手扶磨机,以加工采出的<0:3m“荒料(小到l.0m×0.3m×0.3m规格),加工成小规格板材。对更小块毛料则以人工打成约l 0cm见力一的小方块用为广场砖之类建筑用石料。
在靠近山脚处还建有一条建筑用碎石加工生产线,利用不能成材的荒料及小毛块石破碎筛分成一定规格碎石,目前年生产能力为1万m3碎石,产品售给附近路桥工地(修建中的温一福铁路在下白石镇附近经过)。
因此,该矿山对石材的综合利用率很高,可达80%-.90%以上。
3矿山初步发展规划
3.1根据业主介绍,拟充分利用矿区良好资源,开采技术条件及优越的水陆交通条件,提出以下初步发展规划:
在矿区东北侧相距不到1 km的海边,利用沿岸水深达15-20m,具良好避风港湾的条件,拟建一个2万t级简易码头,作为石材产品外运专用码头。
该码头背面紧靠矿区山体围岩—火山凝灰岩及闪长岩,有多处连片露头,分布面积大,外观看该岩石致密坚硬,是良好建筑用石料,依托此石料资源拟建一座年产300万t规模的建筑石料矿山及碎石加工生产线。据业主介绍,日前已有台商拟长期订货,售运至台湾,年需碎石200万t;日本、韩国需求量也较大。
辉石闪长玢岩石材矿山拟在现有小露天采场及道路基础上,扩大剥离面以形成长120m以上的作业线,达到年产荒料1万m3规模,远期规模达5万m3,形成机械化开采大型矿山。
在自建简易码头背面腹地,拟建一座石材加工基地,加工品种有大、小规格板材、墓碑石、石雕工艺品等,使大小荒料尽可能得到综合利用。拟建规模与矿山规模相适应并分期实施。还可充分发挥2万t级码头的作用,进日国内外名品花岗石、大理石荒料进行加工,最终形成年产80万m2的大型综合石材加工基地,然后将产品返销往国内外市场。
3.2投资匡算及资金来源
以上初步规划各项工程所需总投资约1千万美元。其中2万t级简易码头约3000万元(人民币,下同),建筑石料矿山及碎石生产线2000万元,饰面石料矿山扩建1000万元,石材综合加工厂2000万元。
资金主要采取引进外资(省内、国内外投资者均可)的方式解决。
4存在问题及建议
4.1矿区地质工作程度存在不足,尤其是半山楼岩体没有进行深部工程控制,对岩体覆盖层(含浮土层和基岩风化层)分布及厚度、深部矿体及矿石质量的变化情况缺乏了解,目前只能对上作程度相对较高的塘楼下岩体进行开采,而对半山楼岩体尚难进行开发规划,需补做一定地质的试采工作,提高地质勘查程度,以便统一规划。
4.2对简易码头背后山体中的建筑石料矿(火山岩、闪长岩)补做一定地质工作,圈出可采范围,估算其资源储量,并测定矿岩物化性能,为拟建石料矿山及加工生产线提供地质依据。
4.3对石材矿山规模拟从小型逐渐发展至大型,不宜一下子扩建为大型。目前对塘楼下露天采场拟从上至下扩大剥离面,增加工作台阶及工作线长度,逐步增添一些机械设备,如挖掘机、叉车(吊装荒料用)、推土机、装载机及手提凿岩机、空压机等,以增加产量。对半山楼岩体目前尚未开采,需在补做地质工作基础上,先进行试采或小规模生产,然后再逐渐扩大生产规模。
4.4对拟建的石材综合加工厂,需根据矿山生产情况及产量,采取由小至大、逐步发展的方式,分期规划、逐步实施,以便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规划和实施,将该矿区建成福建省乃至全国又一个大型高档石材生产出口基地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