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五莲县祥龙石业有限公司网站!
石材资讯
河南省: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快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
2022-01-14 13:29:15
  2021年11月22日,河南省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关于新增矿产资源违法违规案件通报中,通报了荥阳市东荣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擅自改变开采方式一案。通报中说,荥阳市东荣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中铝集团荥阳张沟铝土矿施工方)无视生态环境保护禁令,在荥阳市崔庙镇栗树沟村,擅自将核准的地下开采方式改为露天开采,破坏生态环境。该企业破坏性的开采,造成100余亩的大采深、高陡坡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接到通报后,荥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严肃查处东荣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擅自改变开采方式一案,全力推进此案及荥阳市域内类似问题的整治工作。目前,此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还起到了打击一案、震慑一片、整治一起、震慑一方的积极作用。

  领导重视高位推动 

  荥阳市东荣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擅自改变开采方式一案引起荥阳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迅速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效光为组长,副市长李智俊为执行组长,相关委局和涉矿乡镇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对案件有关问题进行了再落实、再部署、再处置,要求资源规划、生态环境、林业、公安等相关部门和乡镇要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落实任务清单,扩大整治范围,杜绝荥阳全域涉矿案件的复发。

  为有效保障整治工作落到实处,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听取各相关部门对整治工作的汇报,对整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就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相关乡镇建立了有奖举报机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问题、重点人员,对在整治工作中发现的履职不力、推诿扯皮、弄虚作假等行为,进行严肃约谈问责。

  对于新增违法涉矿案件,坚持“零容忍”,无论大小,发现一起、立案一起、查办一起、行政处罚一起、移交移送一起,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在“治旧”上,统一认识,严格标准,采取有效手段,争取一次治理,长期受益。

  多措并举严肃查处 

  2021年6月,荥阳市资源规划部门接群众举报,矿区施工方荥阳市东荣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在中铝股份有限公司荥阳市张沟铝土矿擅自改变开采方式进行开采。2021年6月25日,荥阳市资源规划部门对该公司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经查,荥阳市东荣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崔庙镇栗树沟村,原采矿证有效期为2008年4月7日至2019年6月7日,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采矿证到期之后,该公司申请采矿权延续并经过审批,省级重新颁发了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但存在擅自改变开采方式的违法行为。7月9日,资源规划部门根据《矿产资源法》及《郑州市矿产资源管理条例》规定对该公司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对其违法行为进行罚款,并责令其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同时,按照生态修复工作的要求,责令其履行土地复垦义务,并委托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绘地理信息院进行土地复垦设计的编制工作。目前,该公司已履行完毕行政处罚内容,矿区平面修复已完成,正在种植植被及深度修复。

  举一反三健全机制 

  结合东荣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擅自改变开采方式一案,荥阳市举一反三,对全市矿山进行拉网式排查,加快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形成打击矿产资源违法违规开采的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治理和修复责任。按照“谁开发、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原则,由相关责任主体和责任人进行持续治理和修复。

  二是咬紧目标,建立联动机制。资源规划部门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对接协调,掌握最新工作要求。公安部门对未明确生态修复责任主体的图斑进行调查,发挥职能和情报信息优势,依法主动作为,搜集线索,为明确矿山修复主体提供保障。

  三是发挥平台作用,形成整治合力。充分发挥河长制、林长制、山长制、田长制监管作用,以“零容忍”的态度“控新治旧”,加快形成“不再欠新账,加快还旧账”的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新局面。

  四是加大公益诉讼力度。对拒不履行矿山生态修复义务或履行义务不到位的相关责任人及时提起公益诉讼,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在今后一段时间,荥阳市将进一步加强各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始终将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高质量、高标准、按节点、按要求完成整治任务。”荥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效光如是说。


  及时掌握更多石材资讯,敬请搜索关注网站"石为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