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前的石刻成日本国宝 日本国宝宁波寻根
石狮子 石质 根 中外 石材 [ 发布日期:2007/11/27 9:34:35 ] 浏览人数: 2677 日本的国宝级文物――奈良东大寺里的石塔和石狮子,竟然取材自千里之外的宁波。800年前,这些采自鄞西的石头漂洋过海到了日本,经过宁波工匠的巧手雕刻,如今竟成了世界文化遗产。上周,8名日本文物专家来到宁波,在梅园采石场,经过仔细比对,终于确认,当今日本几所大寺院里的石刻文物,石材http://www.stonebuy.com/都来自宁波。www.stonebuy.com
跨越数百年风雨,日本的石狮、石塔在宁波找到了它们的根,这让中外专家都兴奋不已。
前天,双方文物专家齐聚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就中日石刻文化,展开了一次颇有意义的研讨。
日本“国宝”取材自宁波
梅园位于鄞州西部,这里出产的石头石质细腻滋润,质地坚韧、色泽红中发紫,是宁波历史上久负盛名的高档雕刻石材http://www.stonebuy.com/。此次,奈良县大和郡山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山川均、考古学专家村上泰昭、佐藤亚圣、工艺美术史专家山口博之博士等8人专程来到宁波,实地考察了梅园采石场和东钱湖南宋石刻。
研讨会上,日方代表山川均,这位从事文化遗产保护数十年的学者感慨说,日本的木造雕刻与东钱湖石刻文物的表情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尤其令他激动不已的是,在宁波采石场里,他终于解开了内心的谜团。
山川均介绍说,日本国宝级文物――奈良东大寺的一对石狮子,石料为砂质岩,历史记载为明州工匠伊行末所雕刻,但这些石料在日本很难找到。“这次我将日本几所寺院的石雕文物石质与鄞州区的梅园石进行详细对比,发现它们一模一样。可见这些石头是在800多年前,作为‘碇石’(压舱石)从宁波运到日本去的。”news.stonebuy.com
宁波匠人受邀赴日雕刻
事实上,不仅是石刻文物的原料来自宁波,它们的雕刻者也同样来自宁波。
日方代表村上泰昭致介绍说,宁波与日本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唐宋时期最为密切。尤其是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日本奈良东大寺住持重源首访明州,向栖心寺(今七塔寺)住持维那求询佛学,又在阿育王寺结识了明州建筑师陈和卿、伊行末等人士。日本承治四年(公元1180年),因日本圣武天皇建造的奈良东大寺毁于火。日本工匠无力修复,重源就邀请在明州结识的陈和卿、陈佛寿、伊行末等7位建筑匠师到奈良建寺造佛。
这7人各有专长,他们重铸和修复了高52米的东大寺大佛殿、高30余米的南大门(建筑式样与今天的宁波江北区保国寺如出一辙)、高18米的大铜佛,并雕刻了一对石狮子及高14.2米的十三重石塔、法华堂石灯笼等。这些文物历经800多年风霜,至今仍保存完好,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山川均等专家考证,留在日本的明州宋代建筑师以精湛的技艺,传承后裔达八代之久,并在日本关东、箱根镰仓地区一带形成著名的“大藏派石工”(也称“伊派石匠集团”)。
石刻佐证了“海上丝绸之路”
当天,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林士民,在仔细聆听了日方专家的报告后也非常兴奋。他表示,日本专家证明了宁波南宋石刻文物在日本的传播和巨大影响,这意味着“海上丝绸之路”考古有新的重大突破。
林士民表示,此前,中方学者通过考古发掘和“海外寻珍”、“东海考古(水下寻宝)”等行动,已经挖掘出不少实物,证明宁波与日本、韩国(高丽)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日本专家此次的寻根活动,等于宁波方面又拥有了一个强有力证明,这对“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扩大宁波历史文化影响力大有裨益。mag.stonebuy.com
不过,也有文保专家通过对比,提出一个颇值得深思的问题:目前,在日本的南宋宁波石狮起码有四对,但宁波本土的宋代石狮只见于建筑饰件,如石门鼓、桥墙等处,而本土现存最早的石刻是明代所造。“这是为什么?原因或许有很多,但不可否认,这与我们文保意识不强也有极大关系。”